张凌赫是不是被做局了?感觉张凌赫是真的有点难起来了

《樱桃琥珀》先是被电视台退了,后来网播成绩不行又被群嘲,张凌赫被捧这么多年,再没动静真就没机会了。

《樱桃琥珀》剧集中大量戏份被删减,表明张凌赫作为男主戏份严重缩水:

前17集总时长仅129分钟,占比19.25%,均集不足7.6分钟;

第8-9集分别仅19秒、3分钟,多集戏份少于广告时长;第16-17集完全无镜头。

关键情节被删:包括男主心理独白、家庭矛盾铺垫、香港陪护堂哥支线等塑造人物完整性的剧情,导致角色动机模糊、人设崩塌。

宣传倾斜:剧方战报回避男主贡献,单人海报及角色署名缺失;

商业影响:因戏份过少,代言方兰蔻中途撤资(广告时长>男主单集时长);

剪辑矛盾:从40集删减至24集,但女主戏份占比62.47%,远超男主及配角,被质疑“假群像真大女主”。

《樱桃琥珀》首日云合播放量才918万,同期的《朝雪录》首日播放量都2000万往上了,这差距可不是一般大。

要说张凌赫和敖瑞鹏比,明显张凌赫流量更大、粉丝也更多,没想到剧集数据反倒是敖瑞鹏把他压得死死的。

按说《樱桃琥珀》是正午阳光大厂做的,流量小生加国民小花的配置,再差播放量怎么也得1500w以上吧,结果连1000w都没到。

《云之羽》高光戏份被删,资源向配角倾斜;

《度华年》被吐槽“男二加戏变容卿传。

多次“无效付出”模式(投入度高但回报被截流)符合资源博弈特征,不排除资本通过压缩其戏份扶持他人。

张凌赫拍摄4个月,但成片有效镜头极少,粉丝质疑合同欺诈;剧播期间涌现大量贬低男主演技的通稿,转移对剧本问题的关注。面对删戏质疑,剧方始终未澄清。

张凌赫个人贡献与剧集热度正相关:其戏份集中的第12集热度达峰值9192,V榜破9;

受众调查显示,48%观众因张凌赫观剧,但过半因“剧情割裂”弃剧。

口碑消耗:扛招商能力(开局8广)与扛剧能力被强行割裂,易被标签化为“无效扛剧”;

机会成本:占用档期却未获得有效作品背书,错失95生黄金上升期。

待播作品:主演的《竹玉》《这一秒过火》路透好评率高,需用质量对冲争议;

团队策略:需加强合约条款审核,避免“戏份欺诈”,并优先选择制片话语权高的项目。

制作方:正午阳光首次试水青春剧失利,导演张开宙被批叙事混乱;

平台方:优酷忽略观众诉求,强推删减版导致剧情断层;

资本博弈:男主人设红利被系统性转移,暴露行业“工具人主角”潜规则。

张凌赫需跳出“被选择”的被动局面,通过成立个人工作室或绑定优质制片方,掌握作品主导权。观众抵制此类操作,或许能推动行业减少“资源咖截流主角高光”的乱象。


(娱乐责编:拓荒牛 )